从中产到“破产”,中间只隔了一个暑假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凤凰WEEKLY Author 凯斯
编辑/米利暗
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,无数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回学校上课了。
送走了家里的神兽,父母们长舒了一口大气。可当他们拿出手机,算了算这个假期给孩子花了多少钱后,刚刚舒展的眉头便又皱了起来。
〓 图片来源:凤凰WEEKLY
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许多家庭都发现自己这个假期给孩子的花销超过了一万元。
加之前两天,一条名叫#家长吐槽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 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,引发了大家对于暑期开销的激烈讨论。
过个暑假就花这么多钱,真的值吗?
暑期花钱,上不封顶
打开社交媒体翻一翻,你会发现好像大部分孩子到了暑假,都会化身成一只只“吃不饱的吞金兽”。
在暑期这短短的两个月内,许多家长称给自家孩子花了两三万,有一些家庭的开销甚至已经超过了10万。
难怪有网友感叹说:“月薪3万,也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”,“每逢孩子假期,存款就要减半”。
那这么多钱,具体都花到哪里去了呢?
大致说来,一个孩子的暑期账单可以被切分成两个主要部分。
第一部分,补课。
不论一个孩子开学是上小一还是高一,他们基本都会在假期里被自己的家长送入补课班,去学那些他们本该在开学后才开始学的知识。
像在我们的采访中,有一个名叫玥玥的6岁小女孩,虽还没有经历过一个正式的暑假,但已经准备好去尝尝暑假补课的滋味了。
玥玥的母亲想在开学前给孩子报拼音补课班。
〓 图片来源:凤凰WEEKLY
本来,拼音这东西应该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,但玥玥的的母亲看网上说,有些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得极其潦草,而如果这玩意一开始没学明白,很可能到了六年级还标不好音,念不对声调,问题非常严重。
所以玥玥的妈妈现在非常纠结:一方面,她怕女儿在入学后跟不上课程,学习信心受挫;而另一方面,她又觉得才6岁就给孩子补课,是不是有些卷得过于残忍了。
但6岁其实真不算早,毕竟在我们的采访中,有家长的孩子刚年满3岁,就已经开始上“智力开发班”,为将来幼儿园内卷打基础了。
并且,上面这些都还是补课的“基本款”。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卓尔不群,在暑期掌握一些比较中产的爱好,那么以马术为例,家长所需要负担的,便是:马术课办卡费+教练费+装备费+报名考级费+注册费……
一套整个办下来,花个小几万都不算新鲜。
第二部分,旅游。
在彻底放开后,今年的暑期旅游相当火爆。根据“同程旅行”所给出的数据,今年暑期出游的学生占比已经达到了33%,是过去五年的最高值。
和旅游一起火起来的是研学团,但研学团出了不少问题,所以许多家长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带孩子出游。
在上“拼音补课班”前,6岁的玥玥先是去了上海和武汉,之后又被爷爷奶奶带去了内蒙古,对她的妈妈而言,这几趟与其说是旅游,不说是让孩子多出去走走,别老在家待着。
而一家好几口一起出门,花销自然也会变多不少。
有网友简单做过一个统计:一次周边游要花两三千,一次国内游要花1、2万,而如果要出国,那么开销就又要奔着小几万去了。
再加上,今年暑期的酒店又格外地贵,在《十堰晚报》的一篇采访里,一名姓易的女士就表示:“相比以往,今年旅行的费用拉高了暑假花销的金额。”
〓 图片来源:凤凰WEEKLY
除开上面这两大暑期的“常规开销”,许多家长的假期账单里还有几笔临时加入的款项:
有家长给孩子更新了电子设备,一块电话手表花了将近两千;有父母送娃去做牙齿矫正,用国产的牙套花了1万5;有孩子在开学前配了副新眼镜,花了小5000元。
还有去游乐园的花销,带娃去迪士尼的花销,找一个月假期托管的开销.......
无数笔开支,杂七杂八叠加在一起,让一个孩子的暑假总花销轻而易举地冲到了两三万元,让互联网上到处都是“这届父母已经过不起暑假了”的感叹,也让许多网友怀疑,那些在网上自称暑期给娃花了十多万的家长,是不是在进行变相的炫耀。
〓 图片来源:凤凰WEEKLY
那实际情况,到底是怎样的呢?
账单里的人情世故
关于“暑期账单”这个事儿,温州有一家媒体最近就搞了一项调查,发现今年暑假开销在1万元以上的家庭,大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多一点。
〓 北京的研学团,图片来源:潮新闻
换句话说,其实大部分家庭的暑期消费观,突出的还是一个“量力而行”。
在我们的采访中,许多父母的暑期开销也都没有超过5000块。
比如7岁的绵绵,这个假期就只花了一千五左右。
绵绵的妈妈是全职家庭主妇,这个暑假一直都在家里陪着孩子做作业和玩耍,完全没有选择出门旅游,理由是“今年全在出游,不凑热闹,去哪都晒”。
而在补课这块,绵绵已经在上的三个补课班全都是按年计费的,暑期也没有再额外报班,所以整个看下来,小女孩在七八月最大的一笔开销就是和爸妈回老家——来回车费不到200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几位家长表示,他们的暑期账单里不仅有真金白银,还有人情世故。
像11岁的依依,今年夏天就被爸妈送到了北京的亲戚家。
而至于孩子来到北京后具体要去哪,依依的爸妈也不强求,用他们的话就是:“只要让他离开家他就开心了,不用特意安排景点。”
所以来北京的几天,依依去的主要逛的都是非预约景点,花钱主要买的都是各种博物馆卖的小纪念品。
最后算下来,依依这一趟“北京游学自由行”,一共也没花到2000块,其中有一多半还是路费。
〓 像故宫啥的就没去,票太难抢了
当然了,这笔开销里肯定不包含人情债。
与之类似,16岁的扬扬这个假期也只花了1000多块,用扬扬妈妈的话讲就是:“他除了吃饭,根本不花钱。”
扬扬在暑期当然也要补课,但和大部分孩子不同的是,他上补习班基本没有花过一分钱。
因为扬扬的双亲都是老师,每到假期,他就会被爹妈送到其他老师家学习,而作为“置换”,其他老师的孩子也会被送到扬扬父母那里辅导功课。
老师在原则上都不能私下补课,所以这种“换孩子教”的模式里没有金钱,只有人情,自然也就不好算入暑假的账单当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,我们也发现了一些“异类”,他们对这一张张暑期账单的构成提出了质疑。
账单里的人情世故
在知乎上,有人提问:如何看待月薪3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?
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:
这番言论,激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。
有些父母认为,答主的观点就是把孩子的人生,向不健康生活和玩物丧志的方向引导,极其不负责任。
但也有父母表示,自己基本就是按答主说的那样给孩子放暑假的
——倒也不是让他无节制地玩耍,只是想让他在假期的时候别过得那么紧绷。
而这种意见的交锋,其实也间接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:
那一笔笔或多或少的暑期开销的本质,其实是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假期生活的一次次精心编排,是他们想让孩子在假期里去做一些在他们看来“有意义”的事情。
所谓补课与培训是为了不在激烈的考学中掉队,而出门旅游则是为了能开拓视野和增强见闻。
花钱也好,不花钱也罢,在这些家长的眼里,一个暑假所给予的,那不用上学的几十天,就是需要被他们用各种手段所彻底填满的。
如若不然,那这个暑假就不是一个“充实的暑假”,就会让那些重视“教育效率”的家长感到分外焦虑:
“孩子放假不学,那开学可能掉队,儿女放假不出去旅游,那新学期就没有能在同学间‘使用’的社交货币。”
也正因如此,在那些网上所晒出的假期账单旁,你也时常能看到一张配套的假期日程表——仿佛其作用,就是来告知那一笔笔暑期花销的具体去向。
〓 图源:羊城晚报
然而正如韩炳哲在《倦怠社会》里所言,个体最真切的创造力却往往诞生于“深度的无聊”,诞生于因无所事事而造成的绝对精神放松。
这个观察,对一个还未进入社会的孩子也同样适用。
在被GQ杂志问及“你的创作天赋从何而来”时,英国的知名作曲人林-曼努尔·米兰说,他要感谢自己的童年没有受到父母的干扰,因为没有什么“比一个空房间和一张空白的纸更能激发创造力了”。
而有趣的是,这种对于创造天性的牵引,却几乎不需要任何实质性的开销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一个暑假可以用一笔笔的花销去填充,但那些没被填满的,被浪费掉的“空隙”,也同样存在着它无法取代的作用。
毕竟说到底,放暑假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休息,而不是让课业和压力继续延续。
所以,到底要花了多少钱,才能撑起一个孩子的暑假?
在看了许多的暑期账单,听了很多个家庭的故事后,我们反而意识到,或许撑起一个孩子暑假的,从来就不是钱——而是一点点无所事事的空闲,一些被给予自由。
以及,一段在多年之后,依然能被回想起来,并会心一笑的时光。
*文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
4. 今年或是五年来最火暑期游,哪些城市最热门?|《第一财经》
小狐提示:由于公众号规则更改,为了我们的文章能够第一时间发送给您,请您将小狐的公众号设为星标,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今日热点新闻,扫码查看👇
- 往期推荐 -
以独特的观点解释新闻的意义,用最真实的温度与态度守护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起来一次思想的碰撞吧。